人文考级书画等级考生报名表   美术考级题目   中国书画作品评估委员会考级报名规则   前 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中传奇 > 正文

驻马店遂平县概况

    更新时间:2015-01-01 15:33:39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 遂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驻马店地区中北部。地处北纬32°59′~33°18′,东经113°37′~114°10′之间。东西长51公里,南北宽33公里,总
驻马店遂平县概况
   一、境域概貌
    遂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驻马店地区中北部。地处北纬32°59′~33°18′,东经113°37′~114°10′之间。东西长51公里,南北宽33公里,总面积1080.2平方公里。2000年人口606284人,汉族占总人口的99%,其他少数民族有回族、彝族、满族,占总人口的1%。2012年,全县辖1个产业集聚区,灈阳、车站、莲花湖3个街道办事处,玉山、石寨铺、嵖岈山、和兴、阳丰、沈寨6个镇,常庄、褚堂、文城、花庄、槐树5个乡及嵖岈山风景区管委会、凤鸣谷风景区管委会,204个行政村(居委会)。
    遂平县历史渊源流长,西周为房子国,春秋改吴房,汉置吴房、灈阳二县,北魏改遂宁县,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朔雪夜入蔡州,平定吴元济叛乱,唐宪宗敕改县名为遂平。1948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遂平爱国民主县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遂平县属河南省信阳专区。1965年增设驻马店专区,遂平县由信阳专区析出,改属河南省驻马店专区。2000年8月属驻马店市。革命战争年代,刘少奇、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方土地上领导过革命斗争,遂平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遂平享誉神州,是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诞生地。1958年11月13日,毛泽东主席曾亲临遂平视察,在遂平历史上留下了难忘的一页。
    遂平县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光、热、水气候资源比较丰富,过渡性气候特性比较明显。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日照2109.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73.3毫米,无霜期226天,最长年份285天,最短年份196天。境内自然资源较丰富,西部山区蕴藏着铁、铀、钼、铝钒土、水晶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水资源十分丰富,有中小型水库20多座,每年可供利用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6.12亿立方米。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烟叶等作物,享有“中原粮仓”之美称,肉牛、粮食、花生、烟叶、提子、西瓜、药材等种养基地已构成遂平县农业产业化的崭新格局。
遂平县旅游资源丰富,景观较多,门类齐全,价值较高,分布紧凑,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遂平县高度重视旅游业,旅游资源得到较好开发和有效管理。1986年,遂平县投资修复嵖岈山包公庙、南八卦亭、魁星楼等。1987年10月,嵖岈山风景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10月电视连续剧《乾隆三上嵖岈山》在嵖岈山景区拍摄。1998年10月,《西游记》摄制组由著名导演杨洁带领国家一级演员六小龄童等众多明星到嵖岈山景区,完成新《西游记》(续集)4集拍摄工作。先后开发龙天沟风景区、凤鸣谷风景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等。2000年到遂平的游客达20余万人。2011年全年接待中外游客量达到21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4507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2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2%、31%、25%。
    遂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古老大地群星灿烂,涌现出海军中将田震环,少将柴成文、魏纪章,将军王朝平,军级干部黎钊(李保庆)、肖鹤、徐响、王泽甫,省部级干部李建安、王操梨、李乐之、刘效白、何文钦、吴泽芳,科学家任玉岭等知名人士。  
    二、经济发展
    (一)农业  1978年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1982年,遂平县农村普遍实施联产到户生产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增,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83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5429.5万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农业总产值15863.6万元,为建国后最高纪录。1985年粮食总产21445.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加4倍。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遂平县农民自发组织起一些经济联合体。关王庙乡熊楼村1985年9月11日由101户桃农自己组建第一个经济联合体-黄桃联合社,为桃农传授黄桃栽培技术,帮助推销黄桃产品,提供黄桃系列服务。当年帮助桃农销售桃苗20多万棵,嫁接果树90万棵,培训技术人员300多人次,销售黄桃17.5万公斤,户均收入千万元以上。之后,阳丰乡成立西瓜联合社,张店乡成立竹编联合社。1986年~2000年,遂平县发展农业、搞活农村经济、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开发先后实施黄淮海平原开发、粮食基地县建设、世行项目建设等项目。全县农业综合开发2.7万公顷,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198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4994万元,1996年升至14.92亿元,2000年达16.15亿元。2000年粮食总产量40.9万吨,是1986年13.69万吨的2.99倍。山、水、田、林得到综合治理,荒山绿化面积1.1万公顷,林业育苗累计0.3万公顷,新修农渠162条,长99公里,配套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1600座,新增灌溉面积0.4万公顷。1986年,遂平县被确定为全国“肉牛商品生产基地县”,畜牧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是年底大牲畜存栏达11.16万头,山棉羊存栏9.3万只。2000年大牲畜存栏13.21万头,其中牛存栏12.79万头,山绵羊存栏20.63万只。1986年全县农业机械化总动力15.77万千瓦。2000年机械总动力达47.53万千瓦,耕、种、收初步实现机械化。
    2001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全年共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177600万元,比上年增长4.6%,种植业战胜严重旱灾创历史最好年份,全年粮食总产量465452吨,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夏粮279091吨,增长26.8%.经济作物产量均有增长,全年棉花1081吨,比上年增长14.9%;油料产量32108吨,比上年增长14.8%;烟叶产量1647吨,比上年增长11.4%。
    2002年,种植业生产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4655万吨,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夏粮2444万吨,增长2.3%0全年棉花产量767吨,比上年减产13.9%;油料产量248万吨,增长2.7%;烟叶产量1290吨,减产21.7%.  
    2003年,由于严重的洪涝灾害,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全年粮食总产量278438吨,较上年下降40.3%。其中夏粮198824吨,下降18.7%;全年棉花产量257吨,减少66.5%;油料产量12493吨,下降49.4%;烟叶产量667吨,减少48.3%。
    2004年,种植业结构发生变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0199公顷,比上年增加2411公顷。种植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453851吨,比上年增长63%;创历史最高水平。油料总产量19730吨,增长57.9%;棉花总产量434吨,增长68.9%;烟叶总产量639吨,下降4.2%;蔬菜总产量121573吨,增长57.4%。
   2005年,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农业产值99140万元,林业产值1597万元,畜牧业产值140857万元,渔业产值931万元,农林牧渔业服务业2165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2%;1.2%、8.5%、13.5%,5.7%。
    2006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4944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农业产值109778万元,林业产值1758万元,畜牧业产值149912万元,渔业产值1127万元,农林牧渔业服务业2369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6%、0.2%、7.5%、14.4%、7.5%。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为56.6%。
    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5.75亿公斤,增长3.2%。畜牧业生产态势良好,新建规模养殖场35个,改扩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16个,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场区达到268个,规模饲养量占饲养总量的70%以上。完成畜牧业产值21.17亿元,增长7.4%。
    2012年建成70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13万亩瓜菜种植基地。当年粮食总产量5.9亿公斤,比上年增长2.5%,连续七年保持在10亿斤以上,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二)林业  1978年后,遂平县一些人利用林业生产责任制尚未建立之机,乱砍滥伐集体数木,林业产值下降。1981年遂平县实行林业“三定”政策,印发林权证10万份,划定6万亩自留山,3万亩责任山,明确山权、产权的归属,林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85年“四旁”植树826万棵,造林1.36万亩,育苗5284亩,林业产值上升到487万元。同时关王庙、褚堂两乡载种黄桃树5千多亩。遂平县80年代全县保存乡村林场78个,总面积3375公顷,有林面积1830公顷。1986年~2000年,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平均每年完成封山育林600公顷,成片造林2万公顷,平原绿化在防风固沙、四旁绿化基础上,向多林种配合综合开发发展。1998年,实施沿“107”国道经济林发展规划,国道两侧延伸50米内,发展经济林240公顷,其中林果13公顷,干果40公顷,药用经济林40公顷。2000年末,耕地实现农田林网化面积达3.6万公顷,占适宜林网化面积的53%。绿化村庄1590个,村镇绿化率达到74%,“四旁”绿化达94%,四旁累计保存树木96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13.2%。2001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62公顷,比上年增加13.1%,四旁植树300万株,育苗214公顷。2002年,完成造林面积3000亩,育苗面积3750亩,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新增早涝保收田4万亩,小流域治理面积20平方公里。 2003年完成造林面积1898公顷,育苗217公顷,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4万亩,小流域治理面积18平方公里。2010年,全县完成四旁植树120万株,完成造林2.4万亩,完善农田林网20万亩;完成林业育苗4297.3亩,其中用材林1032.3亩,经济林57.5亩,绿化苗木3207.5亩。2011年林业效益显著,完成造林1.4万亩,完善农田林网20万亩,完成林业育苗3281亩,实施森林管护面积3.8万亩。2012年,全年超额完成林业生态省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全县林木覆盖率达21.67%。
    (三)水利  1978年,遂平农田水利建设速度慢,配套工程较差,管理制度不健全,仅有小型二类水库14座,实际灌溉面积不足0.67万公顷,水面利用率只有20%~30%,主要是利用库灌、井灌、站灌、喷灌、坑、塘、堰、坝灌溉。1985年全县共利用水利投资款4745.21万元,建中小型水库18座,汝河培堤43.74公里,奎旺河培堤52.66公里,建塘堰坝172处、提灌站109处、机井5028眼,有效灌溉面积55.37万亩(其中保灌面积23.5万亩),除涝面积22.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8平方公里。1990年,对现有库、塘、坝、堤、渠等水利工程管理实行承包责任制,明确责、权、利关系、强化管护。1993年~1996年,全县完成干支渠建筑物工程300多座,实现两级配套面积1.13万公顷。2000年,板灌区诸市、文城、褚堂、关王庙、张台乡引用世行贷款项目进行斗、农渠田间工程配套,新修斗、农渠162条,长99公里,配套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1600座,新增配套灌溉面积0.4万公顷,发展节水灌溉0.3万公顷。2002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新增早涝保收田4万亩,小流域治理面积20平方公里。2003年,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4万亩,小流域治理面积18平方公里。2011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26亿元,兑现各类惠农补贴资金1.03亿元,整修道路65.3公里,新增沼气池1080口,解决农村1.65万人的饮水问题。
    (四)农业机具   1978年拥有大型拖拉机697台(其中链式拖拉机345台),手扶及小型拖拉机1130台,全县有90.8万亩可机耕地,机耕面积占91%。1985年全县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1479台,小型拖拉机3603台,机耕地57万亩。2000年全县100.5万亩耕地,机耕面积93万亩,机械化耕耙水平占可耕面积90%以上。2012年全县机耕面积120万亩,机耕率达99.8%。
    1978年全县有播种机137台,机播面积7.6万亩。土地联产承包以后,由于地块变小,机播面积下降。1985年全县有播种机112台,机播面积4.5万亩。1986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5.3万公顷,玉米4.3万公顷,机播小麦面积0.25万公顷,玉米基本上是人工点播。2000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5万公顷,玉米4万公顷。小麦机播面积达97%左右。玉米机播半机播面积达90%以上。大豆、油菜大部分用机播也有用土耧播和撒播。当年,全县拥有播种机4900台。2012年,全县机播面积159万亩,机播率99.9%。
    1978年后,在遂平农村架子车作为运输机具由于轻便省力、造价较低,便于短途运输,适于农户使用被广泛普及,铁轮牛车、胶轮马车多被淘汰。1985年全县架子车达8.9万辆,农用汽车由1963年的1辆,发展到1985年的141辆,汽车和拖拉机挂车共计2941辆。除交通不便的山区外,全县运输基本达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1986年,全县拖拉机保有量5650台,2000年底达24672台。农用三轮车1986年350台,2000年达3500台。2012年,各种农用拖拉机达4654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9035台,小型拖拉机37508台)。
    小型收割机发展很快,由1979年的5台增加到1985年的1247台,机收面积占麦播面积的59%。1986年小麦半机收面积2.4万公顷。收获方式为小型拖拉机(20马力以下)配备割晒机,将小麦割后装运到晒场畜力碾打、拖拉机碾打或脱粒机脱粒,晒干入仓。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为人工收获。2000年引进外省、区(主要为河北、山东等地)联合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单机日作业量80亩~150亩,作业效率较高,小麦联合收割收获面积达4.7万余公顷,小麦收获基本上实现机械化。小麦秸秆或收做饲料或直接还田提高地力。2000年秋季开始引进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推广应用,实际作业面积较小,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主要是人工收获。2012年,全县联合收割机1780台,机收面积141万亩,机收率84%。
    1986年以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投入逐渐加大,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生产机械装备水平显著提高。1986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5,77万千瓦,2000年达到47.53万千瓦。2012年总动力达97.37万千瓦。机械植保、机械灌溉、农产品加工至2000年分别达4.5万公顷、2.4万公顷和55.80万吨。2012年,农业机械化已深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耕整、排灌、植保、收获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为86%。
    (五)工业   1978年,对全民所有制工业进行调整,先后关、停、并、转陶瓷厂、卷烟厂、塑料厂、机械厂、农修厂,各企业先后推出以厂长负责制为主体的岗位经济承包责任制,产品质量、经济效益、企业管理水平均得以提高。1985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增至19个,有职工3476人,年工业总产值2322万元,比1980年增长38.8%。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主要产品有塑料皮革设备、合成氨、2.5吨挂车、预制建材、水泥、河沙、机制纸、石子、石灰等。198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4808万元,利润总额327万元。20世纪90年代,全县工业企业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县属国有及集体企业不同程度出现了停产、半停产,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低迷、工人下岗,个别企业破产等情况下,连续出台多项政策,积极鼓励支持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蓬勃发展。1991年年底,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10969家,从业人员50482人,实现产值19577万元。1996年,县内第一批试点企业淀粉厂和制革厂的改制工作完成,开始对第二批试点企业轴承厂、线材厂、油厂进行改制。1997年企业实行内部制度改革,电业公司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造纸厂行管人员压缩了30%,水泥厂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白雪淀粉有限公司划小核算单位,收入向一线工作倾斜。1998年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和固定工人、新招工人的界限,所有企业一律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推行劳动优化组合,建立职工竞争上岗、试岗、练岗制度,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1999年对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生存无望的植物油厂和二纸厂依法破产。对无法正常生产的县制药厂,整体出售给北京博泰制药有限公司。200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530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726万元。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3495万元,与1999年相比增长12.4%;完成工业增加值26908万元,与1999年同比增长11.5%,实现利润2019万元,上缴税金2512万元,同比增长0.9%。2001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16163万元,比上年增长12.1%。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9.3亿元,完成增加值47.3亿,分别增长19.9%、21.1%。其中,限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46.9亿元,增长28.5%;完成增加值36.6亿元,增长25.5%。全年限上工业用电量达到6.5亿千瓦时,增长70.2%。2011年投入资金2.2亿元,新建道路7公里,供排水管网14公里,标准化厂房2.36万平方米,集聚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落户企业125家。
    (六)固定资产投资  1986年~1990年,遂平县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是企业贷款为主、政策引导为辅,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91万元,建起以造纸、化工、建材、粮油加工、生产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1991年~1995年,遂平县固定资产筹资主要有企业基本建设贷款、群众及社会集资和政策性拨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1996年~200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076万元。2005年,遂平县综合实力跃居驻马店市各县第一位,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424万元,比上年增长72%。2010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6239万元。
    (七)交通  1978年后,交通事业蓬勃发展,至1985年底全县有公路263.9公里,其中晴雨路面181.6公里,永久性桥梁44座,长1677.1米。专线小铁路1条长17.6公里。京广铁路遂平境段全长26公里。大中小型永久性铁桥个钢筋混凝土桥梁26座,长2023.9米。1998年10月,在县境东部兴建京珠高速公路。全县98%的行政村路通车通。2000年境内公路通车里程880.8公里,全县拥有机动车1700多辆。2011年遂平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9个,全长66.6公里,总投资8835万元,其中县乡公路6条公里,全长58.6公里,完成56.6公里。通村公路 3 条,全长8公里。2012年京港澳高速漯驻段改扩建工程项目在县境内有20.5公里。    
    (八)商业   1978年后,私营个体商业得到发展。1985年,遂平县个体商业已发展到4464户,其中经营烟酒、成衣、纺织品、鞋帽、杂货商品德2482户,经营饮食业的234户,经营旅社、理发、照相、缝纫业的266户,经营修理业的268户,经营手工业的925户、其他行业的389户。年销售额175.8万元,从业人员19151人。1986年,遂平县商业所属商业企业有9个,至1995年,商业企业总数增加到15个。90年代后期,喜洋洋购物中心、千禧龙超市、遂平大商场、嵖岈山宾馆、新市场等一批现代化商业、饮食服务设施的建成和专业市场的相继竣工,多渠道、多形式、多功能的物流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198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03亿元,2000年,全县消费品零售额达到7.66亿元。2001年,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6%。2002年,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822万元,较上年增长10.1%。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152万元,比上年增长13%。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869元,比上年增长17%。2011年末实现社会零售品总额36.1亿元,比上年增加18.0%,乡村零售总额14.8亿元,增加17.9%。
    (九)财税 金融  1978年,县财政支出新增加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粮食、供销、外贸简易建筑项目。同时,经济建设资金和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经费也逐年增加。1985年,全县用于经济建设支出337.3万元,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经费支出763万元,分别比1977年增长119.2%和255.18%。200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完成8609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852万元,比上年增长14.7%。2004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363万元,增长26.3%。一般预算支出26066万元,增长13.9%。2005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736万元,比上年增长33.6%;一般预算支出比上年增长32.2%。2006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06万元,比上年增长30.6%;一般预算支出41262万元,比上年增长19.7%。2011年地方财政总收入42205万元,比上年增加24.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0169万元,比上年增加25.7%。
    2000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116474万元,贷款余额122476万元。2011年,遂平县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729775万元,各项贷款301634万元。2012年底,全县有银行业金融机构9个,营业网点52个。
    三、社会民生
    (一)人民生活  1978年改革开放后,收入逐年扩大,消费逐年增多。1986年全县职工年人均平均工资达984元。主要体现在收入渠道增加,工资、个体经营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90年代,国家调资、职工加薪是城镇职工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有很多有技术的职工从事第二职业,既发挥了自己的一技之长,又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离退休后重新就业,企业下岗职工自主创业是职工收入的另一来源。个体经营是城镇居民增加收入的又一渠道。随着住房的改革和市场放开,城镇居民出现了房租、股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的新途径。到2000年全县职工平均工资5229元,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3343元。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60元。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23元。
    1980年,遂平县农民经营家庭养殖、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建筑、商业以及林、牧、渔业等,收入显著增加。198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O2元(当年价)。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77元,人均总产值2135.9元,人均农业增加值1260.6元。种植业收入比重下降,生产性劳务收入逐年增加,农民收入向多元化发展。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民利用农闲外出到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务工或经商,从事饮食服务、交通运输业或离土不离村,在乡镇企业工作,既发展了当地经济,又增加了工资性收入,农村产业初具规模,农村城市化率逐年提高。2009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02元,是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元的2.28倍,是1978年的13.8倍。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204元。
    (二)教育  1980年秋关王庙高中改为农业高中。1986年,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工程,全县共投资1622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全县有5所幼儿园,有初中25所,在校生2.32万人。20世纪90年代初,全县中、小学实现“六配套”(即有教室、有课桌凳、有校门、有厕所、有围墙、有操场)。1998年,遂平县成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县,并通过国家检查验收。2000年,全县有幼儿班(学前班)239班,入园幼儿6440人,有小学191所,在校学生42737人,有初中21所,在校学生26209人,有高中5所,在校学生8784人。2006年,全县幼儿园招生1414人,小学6579人,初中7356人,高中3717人。
    (三)科技   1980年,全县有科技人员2011人。1990年,遂平县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制定《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企业的意见》、《关于招商引资与引进人才的意见》、《遂平县1999~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等,农业科技兴县围绕“一优双高”开发,实施种子工程、沃土工程、补钾和农田无草害工程,同时推广配方施肥、农田保护地栽培、间作套种、秸秆还田、节水灌溉。2000年底,全县共创地级科技示范乡5个,省级科技示范乡1个,各类科技示范户980户。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8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102项,获国家、省、地、县科技成果124项,申请专利10项,获国家专利7项。开发新产品150个,新产品产值率占全县总产值的28%,全县科技成果贡献率36.5%。2008年,实施省、市科技计划8项,有科技示范户1200户,科技示范村75个,市级科技示范村30个,市级科技示范强村10个。
    (四)文化   1978年后,创作、演出一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剧目。全县266个大队建立文化室(或称青年民兵之家)的有203个,文化室内设图书室、游艺室、广播室。1982年~1985年文学创作较为活跃。2001年,遂平县群众文化生活活跃,每年都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不同形式的书法、美术、摄影展,举办歌咏、舞蹈、乐器、演讲等比赛活动并坚持文艺“三下乡”到基层演出活动。2009,遂平县发展农村有线电视48000户,入村率100%,入户率40.3%。
    (五)卫生  1978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全县医疗卫生资源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规模、医疗服务水平迅速提高。1986年,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络日趋健全,基本形成集医疗、预防、保健、监督、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医疗卫生保健格局。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天中传奇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4 rwyj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中人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762号-1  热线电话:0396-3506711  QQ:2286946079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