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考级书画等级考生报名表   美术考级题目   中国书画作品评估委员会考级报名规则   前 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中关注 > 文化 > 正文

戏曲创作研究

    更新时间:2015-01-03 16:25:10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宋代的杂剧作品,除《目莲救母》至今仍散演于豫北、豫东农村外,其余多未保留下来。元代河南籍作家郑廷玉、宫天挺、钟嗣成等创作的杂
戏曲创作研究
    宋代的杂剧作品,除《目莲救母》至今仍散演于豫北、豫东农村外,其余多未保留下来。元代河南籍作家郑廷玉、宫天挺、钟嗣成等创作的杂剧作品知名者有60多部,仅有少数保留下来。明清时代的传奇作品大都失传,明代朱有所作杂剧31种留存于世,清代吕公溥的《弥勒笑》是梆子戏的最早剧本。清康乾时代地方戏兴盛以后,大都是无名氏之作。
    20世纪30年代,樊粹庭等为豫剧创作了一批剧目,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编演了一些新剧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市、地区、县级文化部门都组建了戏剧创作专业队伍,挖掘整理传统剧目,移植改编兄弟剧种的优秀剧目,同时创作了很多现代戏、古代戏,尤其以《朝阳沟》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现代戏的出现,展示了运用河南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形 式,表现新人物、新世界的广阔前景。
    在戏曲史论研究方面,元末戏曲作家钟嗣成的 《录鬼簿》记载了元曲作家151人的小传及500余种作品,为后人研究元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在戏曲史上有重要地位。明清有影响的戏曲史论研究著述极少。辛亥革命以后,报刊上开始出现一些有关戏剧史、戏剧理论和评论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史论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不少有关戏剧史、戏曲音乐、戏剧理论方面的专著和文章,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综合性戏剧刊物《河南戏剧》、戏剧理论刊物《戏曲艺术》(后改名《地方戏艺术》)的创刊,河南省戏剧研究所的建立,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中国戏曲志 ·河南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的编纂,以及1985年、1986年两届“地方戏学术讨论会”的召开等,都促进了河南戏剧史论研究工作的发展。
    
 剧目创作
    (一)挖掘整理传统剧目河南地方戏的大量剧目是历代无名氏作家所创作。这类剧目多靠艺人口传一代一代传下来,少有文字记载。有的剧种有几百个剧目,有的有上千个。同一剧目,不同剧种上演,又各具特色。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各地方剧种共有传统剧目4000多个。
    20世纪30年代,一些知识分子如王镇南、樊粹庭等对上演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改编,以提高其思想艺术性。但多从“有伤风化”着眼,仅净化一些词句。河南省教育厅戏剧编审委员会公布了一些准演、禁演剧目。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豫边区对戏曲改革发布指令性文件,在 演出剧目上采取了不少措施,如选出一些常演剧目进行加工整理,并公布准演高调(豫剧)剧目60余个,还对其中一些剧目提出修改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上演剧目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推陈出新。1951年成立河南省戏曲改革委员会(后改称戏曲改进委员会、剧目工作委员会),即开始了戏曲改革工作。1956年召开全省戏曲工作会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强调继承与发展河南地方戏的优良传统和丰富遗产,依靠老艺人,大力挖整理传统剧目。同年12月全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召开,挖掘整理并上演传统戏一百五六十出。1961~1962年,河南省文化局多次召开老艺人座谈会,举办名老艺人汇报演出,并发出《关于加强传统剧目挖掘整理工作的意见》,在全省掀起挖掘整理传统剧目的高潮,先后积累了各种剧目的手抄本1000多个。1962年决定由剧目工作委员会组织力量编印《河南传统剧目汇编》,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的河南戏曲工作室、河南戏剧研究所延续了这项工作。至1987年,共编印《汇编》22集,其中包括豫剧19集,收入剧目206个;越调 3集,收入剧目33个。许多剧目经过反复加工,精益求精,成为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穆桂英挂帅》(豫剧)又名《老征东》、《平安王》、《杨文广征东》。剧本整理马金凤、宋词,音乐设计鲁滨、刘青、张世虎,洛阳市豫剧团首演,马金凤主演,曾获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剧本等项一等奖,演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累计3000多场。此剧许多剧团上演,1958年上海江南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
    《对花枪》(豫剧),又名《父子会》、《罗松找父》。1956年由安阳豫剧团演出王镇南整理本,崔兰田主演,获1959年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演出优秀奖,剧本于1956年由北京宝文堂出版。1981年宋词根据洛阳市豫剧团演出本整理后,更名《花枪缘》,由洛阳市豫剧团演出,马金凤主演。1985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
    《花打朝》(豫剧),又名《程咬金打朝》、《拔桩橛》。剧本由何凌云整理,音乐设计鲁滨,1962年洛阳市豫剧团演出,马金凤主演。1981年两次进京演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戏剧》、《北京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称“程七奶奶这个形象是豫剧所独有的艺术创造”。阿甲称剧中“吃席” 的表演是豫剧“把生活中不太美的东西,变成舞台上美的东西,有独到之处”。1982年由香港金马影业公司与河南少林公司合拍为戏曲艺术片,更名为《程七奶奶》。
    《秦香莲》(豫剧),又名《铡美案》。1953年朱赞庭、李翎整理本,普遍上演。1956年安阳市代表团演出,获河南省 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演出、音乐一等奖。1980年由赵籍身改编为电影戏曲剧本,香港金马影业公司和河南省演出公司合拍为戏曲艺术片,更名为《包青天》,安阳市豫剧团张宝英饰秦香莲,商丘地区豫剧团吴心平饰包拯。
    《洛阳桥》(豫剧),又名《梵王宫》、《花云射雕》,俗称《甩大辫》。1926年前后豫西名角翟燕身演出此剧,时人誉为 “水上漂”。30年代开封豫声剧院陈素真演出樊粹庭整理本, “甩辫”、“水袖”、“穿帔”等表演颇多创新,成为后继者效法的典范。至今盛演不衰。1982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洛阳市豫剧团演出,曾广兰主演。
    《香囊记》(豫剧),又名《文武换亲》、《抬花轿》。20世纪20年代的刘荣鑫,30年代的翟燕身以及后来者姚淑芳、宋桂龄、吴碧波、王清芬等均以演此剧著称。他们从不同角度塑造了心直口快的“疯姑娘”周凤莲的可爱形象;载歌载舞的“抬轿”、“坐轿”,优美、风趣、火爆,观众场场叫好称绝。
    1962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为舞台艺术纪录片,姚淑芳主演。同年河南豫剧院二团演出赵籍身、郭文灿整理本 (1963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吴碧波主演。1985年河南省豫剧团参加新华社香港分社举办的中国地方戏展演出,汪荃珍主演。
    《蝴蝶杯》(豫剧),又名《游龟山》、《五堂会审》、《江夏县》。20世纪30年代豫剧名须生张小乾、40年代张小乾的传人赵锡铭以演此剧著称,特别<搜衙>一折中江夏县与总督辩理斗智,大段白口,脍炙人口,为人称道。1953年冯金昌 整 理本 《游龟山》 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56年崔嵬对《藏舟》一折再整理,并任导演,阎立品饰胡凤莲,徐凤云饰田玉川,获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演出一等奖。
    《桃花庵》(豫剧),又名《争状元》、《卖衣收子》、《张才游庵》、《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洒瓜子》。20世纪30年代樊粹庭为陈素真整理过此剧,王镇南也为常香玉整理过此剧。以后崔兰田与姚淑芳合作演出此剧,崔兰田饰窦氏,姚淑芳饰妙善,观众都为之倾倒。1952年王镇南对此剧再次整理,1957年、1962年崔兰田率安阳市豫剧团进京演出此剧,引起首都戏剧界和广大观众极大兴趣。1980年,崔兰田再次率团进京演出经过高连山整理的此剧。《北京晚报》载文称之为“化腐朽为神奇”,“使得崔派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1981年河南省戏曲工作室内部出版高连山整理本。锣戏、卷戏、宛梆、落腔、怀梆、大平调、曲剧等均有此剧目。
    《秦雪梅》(豫剧),又名《秦雪梅吊孝》。剧本经阎立品、高启俊、王文龙、陶群、李洛同于1949年前后3次大的改动,将<闹书馆>、<吊孝>等折子戏整理为本戏,多年上演不衰。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闹书馆>、<吊孝>也是常香玉、桑振君的拿手好戏。
    《陈三两》(曲剧),又名《陈三两爬堂》。剧本整理霍林,1956年开封市曲剧团演出,张新芳主演。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摄制为戏曲艺术片,剧本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收入《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剧本选》。
    《风雪配》(曲剧),1956年郑州市曲剧团演出,剧本由岳军(执笔)、许寄秋、张禄整理,1958年岳军、马力前又对《风雪配》进行整理。1959年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获剧本等多项奖。同年进京演出,《光明日报》发表马少波文章《喜雪》,称该剧:“剧本改编得好,演员表演好,音乐好,舞台美术也好”。剧本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为戏曲艺术片。河南省曲剧团演出,王秀玲饰高秋芳,张香兰饰钱青。
    《卷席筒》(曲剧),又名《白玉簪》、《斩张仓》、《曹保山中状元》,周任 (1855~1928)编剧。此剧在民间演出,有8本连台、3本连台。20世纪50年代李敬宾改为单本由登封县曲剧团演出。1958年南阳地区曲剧团陆阔根据新野县曲剧团1953年挖掘本并吸收登封县曲剧团演出本的优点,整理加工后易名为《卷席筒》演出。70年代后期,全省有多种整理本演出。1979年西安电影制片厂选定郑州市曲剧团演出的此剧拍成戏曲艺术片。剧本整理张禄、潘永长,音乐设计潘永长,海莲池饰张仓,董秀娟饰嫂子。河南人民出版社于1958年、1981年曾出版两种不同的整理本。
    《李天保吊孝》(越调),又名 《灵棚计》、《杜家坟背闺女》。河南省商丘专区越调剧团于50年代演出,何全志饰张洪,申凤梅饰李天保,导演闵彬。1963年进京演出此剧时,《光明日报》发表余吾家《一出泼辣的讽剌喜剧》一文,称它 “奇而不怪,趣而不卑,俗而不伤雅,华而不害实,自始至终引人入胜”。崔嵬说该剧堪称“中国的莫里哀喜剧”。198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易名为《李天保聚亲》。
    编剧闵彬、冯波、岩石、赵怀荣,音乐设计陈家训、吕国英。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何全志饰张忠实,马兰饰李天保。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分别于1963年、1980年出版。
    《诸葛亮吊孝》(越调),又名《柴桑口》。1963年进京演出此剧时,首都文艺界知名人士张庚、阿甲等评论:“此剧恢复了孔明吊孝的真面目”。1979年参加河南省文化局举办的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戏曲献礼节目预选演出。
    198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剧本改编闵彬、张乡朴、杨岩石、冯波、王中民,音乐设计申凤梅、彭修文、陈家训、吕国英,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申凤梅饰诸葛亮,何全志饰周瑜,陈静饰小乔,田根发饰鲁肃,导演闵彬、铁照义。
    《收姜维》(越调),又名《天水关》、《三传令》。剧本整理改编李苏,音乐设计赵抱衡,1956年项城越调剧团首演。
    1961年剧本经闵彬加工后,由周口地区越调剧团进京演出,申凤梅饰诸葛亮,何全志饰姜维。1981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编剧李苏、华而实。
    《白奶奶醉酒》(越调),又名《借女冲喜》、《赵老常借闺女》。剧本于1980年由韩伟、刘德言、杜萍整理,音乐设计王大卫、王中昌。18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许昌地区越调剧团演出,毛爱莲饰白奶奶,特邀豫剧演员任宏恩饰许怀才。
    (二)移植改编剧目河南各剧种移植改编外省剧种的优秀剧目,占整个上演剧目很大比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文化主管部门更加重视移植改编剧目工作,1952年底至1953年初,河南省戏曲改革委员会组织创编人员移植改编了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和全国戏曲观摩会演出现的一批优秀剧目,其中有沪剧《罗汉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评剧《小女婿》、川剧《评雪辨踪》、汉剧《宇宙锋》、楚剧《葛麻》、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等。
    河南省歌剧团从歌剧《小二黑结婚》移植改编为豫剧,并于1954年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演出,这是河南省进京演出的第一个豫剧现代戏。
    1955年,河南省歌剧团将歌剧《刘胡兰》移植改编为豫剧,作为河南豫剧院三团的代表剧目,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由这个戏引发出来的戏曲音乐创作对传统戏曲应如何继承与革新的问题影响深远。
    陈宪章、王景中根据马少波京剧《木兰从军》移植改编的《花木兰》,195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河南豫剧院演出,常香玉主演。这是河南省第一个搬上银幕的豫剧剧目。
    1956~1976年,河南省地方剧种移植改编的现代戏较多,其中有从京剧移植改编的《节振国》、《黛诺》,从评剧移植改编的《夺印》,从粤剧移植改编的《山乡风云》,从歌剧移植改编的《江姐》、《红霞》、《红珊瑚》、《洪湖赤卫队》,从话剧移植改编的《槐树庄》,从小说改编的《耕耘记》、《苦菜花》、《野火风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以及从“文化大革命” 时期上演的京剧剧目移植的 《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龙江颂》、《红色娘 子军》、《杜鹃山》、《红云岗》、《平原作战》和《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期,河南地方戏移植改编剧目更加广泛,现代戏有从话剧移植改编的《于无声处》、《报春花》,从电影剧本改编的《甜蜜的事业》,从淮剧移植改编的《爱情的审判》,从评剧移植改编的《民警家里的贼》等。
    传统戏,新编古装戏有从商洛花鼓移植改编的《屠夫状元》,从蒲仙戏移植改编的《春草闯堂》,从锡剧移植改编的《青蛇传》,从高甲戏移植改编的 《凤冠梦》,从越剧移植改编的《泪洒相思地》、《五女拜寿》、《三凤求凰》,从江西采茶戏移植改编的《孙成打酒》,从川剧移植改编的《巧断井尸案》、

《潘金莲》,从丝弦戏移植改编的《花烛恨》,从评剧移植改编 的《姐妹皇后》,从吉剧移植改编的《桃李梅》,从京剧移植改编的《燕燕》以及从莎士比亚名剧改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其中由周鸿俊、杜政远、赵世伟、南剑青根据扬剧《包龙图错断狄龙案》移植改编的豫剧《包公误》和常葆光、暴风根据婺剧《三请梨花》移植改编的《樊梨花》于1981年、1983年先后由河南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许多移植改编剧目通过剧本的“地方化”,音乐唱腔的再创造,在河南戏剧舞台生根开花,成为河南省人民喜闻乐见的保留剧目。
    (三)创作剧目1、新编古代戏新编古代戏是指根据古代生活、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而创作的剧目。
      20世纪30~40年代,可考并知其作者的新编古代戏有李骏声创作的《岳飞夺状元》,李魔益创作的《梅柳缘》,孙一鹤创作的《团圆琴》,杨国光、傅杰创作的《孙武子传》(上、下),以上均获当时河南省教育厅戏曲审查委员会奖励。此外,还有张介陶编剧、徐艳琴主演的《陈圆圆》、《庚娘传》、《胭脂》;李令吾编剧、阎立品主演的《落霞孤鹜》;蒋文质编剧、司凤英主演的《守湖州》;王镇南、史树明编剧、常香玉主演的《六部西厢》等,影响 较大。尤其是樊粹庭编剧、陈素真主演的《义烈风》、《凌云志》、《三拂袖》、《柳绿云》、《霄壤恨》、《涤耻血》、《女贞花》等,影响最大,剧界称之为“樊戏”,30~50年代许多剧团竞相上演,至80年代仍时有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编古代戏逐渐增多,并产生一批较有影响的剧目:《红楼梦》(曲剧),编剧岳军(执笔)、许寄秋、徐玉诺、岛琪、张禄。1955年由郑州新生曲剧团首演。音乐设计任清芝,王秀玲饰林黛玉,张香兰饰贾宝玉。是王、张成名之作。
    <葬花>一场中的扫花、倒花、葬花清新淡雅,细腻深沉。<焚稿>中几段 〔哭阳调〕唱腔,王秀玲唱得哀婉凄楚,加之任清芝的古筝伴奏,古朴、凄婉,更增添悲剧色彩。剧本于1956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62年河南省曲剧团根据此本整理改编,执笔马力前、岳军,导演耿庚辰,音乐设计马力前,王秀玲饰林黛玉,张香兰饰贾宝玉。出省巡回演出,影响遍及中南各省。
    《梁红玉》(豫剧),编剧王景中。该剧于1955年发表在《剧本》(月刊)专集第二集,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选入《地方戏曲集》第二集。1956年由新乡豫剧团首演。
    《聂小倩》(豫剧),编剧马履冰。1957年由安阳地区豫剧二团首演,音乐设计桑玉昌,主演宋桂玲、孙济明。剧本于1958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穆桂英》(豫剧),赵籍身 (执笔)、周奇之、盖韵秋根据豫剧传统戏《穆家山》、《大辕门》、《破天门》改编。1958年河南豫剧院二团演出。吴碧波饰佘太君,唐喜成饰杨六郎, 张桂花饰穆桂英。导演盖韵秋。音乐设计姜宏轩、王基笑、赵毅。获1959年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剧本优秀奖。同年剧本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洛阳令》(曲剧),编剧路继贤,1962年由洛阳市曲剧团首演。音乐设计吕现争、刘鸿章、张三夫,邢金锷饰董宣。1979年获河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获剧本创作二等奖。剧本于1985年由黄河文艺出版社出版。
    《攀龙附凤》(曲剧),编剧刘志清、韩文新。1979年由偃师县青年曲剧团首演,导演荆典五,音乐设计刘万钦。《河南戏剧》于1980年第二期发表了剧本,5月又印 “增刊” 单行本。全国9个剧种30多家剧团移植上演,北京宝文堂根据录相影印成连环画和4扇16幅条幅出版。

    《汉宫春秋》(曲剧),编剧赵培初。1979年由开封市曲剧团首演,获河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剧本创作、演出奖。
    《小包公》(四平调),编剧周建一。1980年由商丘市四平调剧团演出,拜金荣饰小包公,被豫剧、曲剧、越剧、柳琴、坠剧、评剧、山西梆子、上党梆子等剧种移植上演。剧本于1981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选入《地方戏曲选编》。
    《血溅乌纱》(豫剧),又名《法剑》、《玉镯记》。编剧宋崇舜、满自强。1980年由商丘市豫剧团首演,导演岳鸿显,音乐设计岳鸿显、蒋云升、夏春季,主演刘忠河。剧本于1982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三子争父》(曲剧),编剧王明山、彭乙。获1981年河 南省首届业余戏曲调演剧本一等奖。全国三十多个剧团移植演出。
    《程咬金照镜子》(豫剧),编剧张同春、张景恒,音乐设计范立方,郑州市实验豫剧团演出,刘伯玲饰程七奶奶,李长安饰程咬金。1982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编剧张同春、江涛、张景恒)。

    1985年河南省第一届戏剧大赛获奖剧目中有12个新编古代戏,获“大赛”演出铜奖的有:张乡仆、王仲民、李洪喜、苏兆连编剧,周口地区豫剧团演出的《西湖公主》;邵留群编剧,渑池县曲剧团演出的《齐桓公之死》;万世峰、王国兴、丁高潮编剧,濮阳豫剧团演出的《斩御史》。
    2、现代戏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剧目在清末民国初年就有《圆明园大火》、《中国魂》、《驱癖验方》、《李豁子离婚》、《李元庆抗粮》等;30年代还有《袁世凯皇帝梦》、《五卅惨案》等;“九·一八”事变,特别是“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出现了全省性遍演抗日救亡剧目的高潮,其中有作者可查的有王飞庭编剧、洛阳民众教育馆抗日宣传队演出、反映“五卅”惨案顾正红事迹的《追红》;王镇南编剧、常香玉主演的豫剧《打土地》;白永玲、任清芝、马龙华编剧、抗建剧团李金波等演出的曲剧《长台关》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有反映人民反霸斗争,壮大红军的《七夕泪》,反映冀鲁豫边区抗日斗争生活的《沙区扫荡》等。
    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大力提倡现代戏创作,先后创作了一批有影响的现代戏:《赶脚》,编剧李翎。1956年2月许昌地区职工文艺代表团排演了豫剧《赶脚》,并带此剧目参加河南省及全国首届职工文艺会演,获演出、剧本一等奖。6月,导演袁文娜在省戏校首届导演、演员培训班上复排为曲剧。同年全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洛阳市代表团以曲剧形式演出,获剧本、演出、音乐一等奖。1959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耿庚辰饰赵大爷,万宝珠饰李二妮,音乐设计王培英,导演赵焕章。为河南省最早搬上银幕的现代题材戏曲剧目。剧本首刊于1955年《河南文艺》,此后多家出版社出版。
    《朝阳沟》(豫剧),编剧杨兰春,导演杨兰春、许欣,音乐设计王基笑、姜宏轩、鲁本修、张太保、张北方、梁思晖。
    1958年河南豫剧院三团首演。省内外许多剧团演出。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魏云饰银环,王善朴饰栓保。该剧在编、导、演、音、美及运用传统戏曲程式表现现代生活方面,做了探索,人物个性鲜明,语言生动,音乐唱腔脍炙人口,主要唱段广泛流传。剧本于1958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后多次再版、修订。196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剧本、唱腔、打击乐曲谱综合本。1965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电影文学剧本。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河南豫剧三团1977年演出本及唱腔选段。
    《掩护》(曲剧),编剧吕现争、路继贤、孙树坤,音乐设计吕现争,导演马德山、马万楼,主演高桂枝、王进生。1958年洛阳市曲剧团首演,获1959年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优秀剧本奖、演出奖,同时由河南电影制片厂摄制为舞台纪录片。剧本于1959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60年,河南省文化局组织创作人员对原剧进行修改,马力前、王景中执笔。该剧曾于1964年由河南省京剧团移植演出,并参加了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
    《李双双》(豫剧),根据李电影文学剧本改编,编剧李、赵籍身、杨兰春。1963年河南省豫剧院三团首演。马琳、高洁饰双双,陈新理、朱义饰喜旺,导演许欣,音乐设计王基笑、鲁本修、梁思晖。剧本于1963年由《河南日报》、《剧本》月刊发表,同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国许多戏曲剧团移植演出。
    《社长的女儿》(豫剧),编剧张宇瑞,音乐设计郭成林、 范统等,导演韦震,张秀芝饰林继红,严承信饰蒋为民,吴心平饰社长,阮静饰老狐狸。1963年商丘地区豫剧团首演。
    1964年进京演出轰动一时,先后有26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剧团移植演出。剧本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好媳妇》,编剧蒋振亚。1963年新安县曲剧团首演。164年河南省京剧团移植上演,并参加了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9月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吴韵芳饰 “好媳妇”淑芳。
    《红管家》,编剧林曾信。1964年河南省京剧团演出,并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胡芝梅饰小红,导演高嘉麟。9月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
    《瘦马记》(《龙马精神》),刘沙(执笔)、马开方根据李準电影文学剧本改编。1964年河南省话剧团演出,并参加河南省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同年奉调进京参加首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演出活动,受 到 首 都 观 众 热 烈称 赞。
    《传枪》(京剧),编剧王景中 (执笔)、所云平。1963年河南省京剧团演出。196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改名《传家宝》,7月参加中南区革命现代戏观摩演出。阎涤华饰爷爷,张学敏饰小英,王幼童饰玉成,导演高嘉麟。10月剧本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扒瓜园》,编剧董鸣鸾、陈洁,张路整理。原为四平

调剧目,1964年由范县四平调剧团首演。1965年张木林、张路整理为越调剧目演出。先后参加河南省现代戏观摩演出和中南区革命现代戏观摩演出,申凤梅饰宋大妈,何全志饰宋大伯,导演袁文娜、闵彬。1965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编剧张路。
    《游乡》,编剧赵淑忍,张路整理。1964年项城豫剧团首演。1965年由张木林、张路整理为曲剧本,河南省曲剧团演出,耿庚辰饰姚三元,王秀玲饰杜鹃,导演马德山,音乐设计吕现争、王咏声。同年7月参加中南区革命现代戏观摩演出,10月进京汇报演出,11月到上海、杭州等地巡回演出。
    1966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中国戏剧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
    《卖箩筐》(越调),编剧黄俊玲,音乐设计王世欣。1964 许昌地区越调剧团首演,同年参加河南省现代戏观摩演出。
    1965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主演毛爱莲、梁金,导演韩伟、刘德言。剧本于1964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人欢马叫》(豫剧),编剧刘锡年、李树修,音乐设计袁世安,导演刘锡年、刘德言。1964年许昌地区豫剧二团首演,先后参加了河南省现代戏曲观摩演出和中南区革命现代戏观摩演出。1966年赴北京汇报演出,同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主要演员有常香玉、王善朴、任洪恩、魏云等。剧本于1964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65年 《剧本》月刊刊载。
    《小白鞋说媒》(豫剧),徐德先、苗青根据范乃仲、胡奎明的豫剧《女盼高门》及范乃仲的评词《山猫嘴说媒》改编,1981年虞城县豫剧团首演,余秀英饰小白鞋,导演李宪臣。同年商丘地区豫剧团演出,导演江笑雨,音乐设计何长,朱勇、杨发明。张月荣饰小白鞋。1982年河南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易名《桃园喜》。剧本于1982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朝阳沟内传》(豫剧),编剧、导演杨兰春,音乐设计王基笑,梁思晖、朱超伦。1982年河南豫剧三团首演,9月奉调进京为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首都观众演出。魏云饰银环,陈泓饰米鲜,杜启太饰老小孩。同年,剧本由《剧本》月刊第五期和《河南戏剧》第三期发表,并获文化部优秀剧本奖。

    《金鸡引凤》(豫剧),李学庭在杨国良、李海华戏曲文学 剧本《两全其美》基础上编剧,音乐设计王豫生、石学六,导演常通玉、李学庭,艺术指导常香玉,主演李金枝,1983年洛阳地区豫剧二团演出。1984年进京在中南海怀仁堂和人民大会堂演出。《人民日报》发表方杰文章《别开生面的<金鸡引凤>》称:“一个地区剧团演现代戏竟然在北京一炮打响,靠什么?首先就是它的生活基础。”198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更名为《三全其美》。
    《倔公公偏遇犟媳妇》(豫剧),编剧李殿臣、牛冠力,音乐设计朱超伦、梁思晖、姜宏轩、张景平、安之语,导演陈新理、马万楼,主演杜启太、孙茜茜等。1983年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同年参加河南现代戏调演。198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
    《劳资科长》(话剧),原名《旋风》,编剧孟华,导演项奇,郑州市话剧团演出,沙恩泉饰南宫九。1983年参加河南省现代戏调演获得好评。1983年由中央实验话剧院在京演出100余场,1984年获全国优秀剧本奖。
    《冯玉祥政变记》(京剧),编剧孔凡燕,导演张继生,唱腔设计于光、任忠义、张建明、彭永福。1983年河南省京剧团演出,阎涤华饰冯玉祥,同年参加河南省现代戏调演。次年到北京、上海等地演出,引起各界人士重视,并得到冯玉祥亲属的认可。
    《锅碗瓢盆交响曲》(话剧),林曾信根据蒋子龙同名小说改编。河南省话剧团1984年应邀进京演出,受到首都各界的欢迎,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剧本获1985年第二届《河南戏剧》优秀作品奖,并经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推荐,编入14卷《格雷高世界戏剧大全》之中。
    《十五的月亮》(话剧),编剧李林、杜政远。1985年开封市文工团演出,同年参加河南省第一届戏剧大赛,获演出金牌奖、剧本一等奖。1986年河南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成电影。
    《倒霉大叔的婚事》(豫剧),编剧齐飞,音乐设计杜合法、傅文志,1985年许昌地区豫剧团演出,主演任宏恩、汤玉英。
    同年参加河南省第一届戏剧大赛获银牌奖。1987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河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为戏曲艺术片。
    
 理论研究
    (一)评论与著作1917年4月7日《豫言报》刊登《梆 戏七家评》、《李剑云今昔比较观》,对河南梆子戏的演出、演员进行了评论。1924年12月《京报副刊·戏剧周刊》连续发表王培义的《豫剧通论》,介绍了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分析了河南戏曲的艺术特色与河南地理位置、自然气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在联系。1934年2月《河南民报》发表建勋丙的《梆戏调查》,评介了河南梆子戏班社在开封十余年的活动情况。同年10月,该报连载《梨园名伶传》对59名京剧演员的艺术活动和成就给予评述。从 1935年 5月至1938年7月,樊粹庭连续推出一批由陈素真主演的新编古代戏,引起报界纷纷评论,称《霄壤恨》为 “警世杰作”,《涤耻血》、《女贞花》的演出使“全城如狂,万人争道”。1936年《戏剧旬刊》第29、30、32、33、34期连载郑剑西文章《从民间艺术到河南戏剧》,探析河南地方戏 (主要是河南梆子戏)的源流、艺术特色,称它是“未经雕饰的民间艺术”。1936年出版的张履谦编著的《相国寺特种调查之二·民众娱乐调查》对河南梆子戏的发展、演员、剧目情况及京剧有关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查。1937年邹少和发表了《豫剧考略》,概括了河南梆子戏从清末到抗日战争前夕的发展情况。4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冀鲁豫边区的报刊上出现了一些评论文章,如发表在1948年《平原》第4期李刚的《关于戏剧编演问题的研究》、张国础的《克服改革旧剧工作的不正确认识的研究》等,都开始注意用新的观点来分析、解决戏剧创作、演出活动中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戏剧事业的发展、繁荣、史 论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对戏曲史、戏曲音乐、剧目创作、舞台美术、表导演艺术以及艺术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评论,都取得了成绩。报刊发表文章甚多,仅 《地方戏艺术》(原名《戏曲艺术》)从1980年至1987年刊登这方面的文章就有近千篇,其中《论戏曲艺术造型的抽象性》(余大洪)、《“香玉剧社号”战斗机的诞生》(荆桦)、《戏曲艺术的当代性》(郭太平、赵景春)、《改革戏曲、振兴戏曲》(刘清惠)、《“戏曲危机”论辩析》(杜赩)、《地方戏兴衰规律与观众心理》(刘景亮)等60多篇被全国性刊物转载或收入国家出版社出版的专集。此外还出版了一些专著:《怎样写河南梆子》(王镇南、朱赞庭),戏曲编剧常识,1951年开封市文联 (筹)编辑、出版,新华书店河南分店和河南省邮电管理局发行。
    《河南梆子谱》,戏曲音乐唱腔曲谱集,高原、马紫晨等记谱,河南省文联(筹)编辑部编,责编朱赞庭、马紫晨。1953年河南省文联(筹)初版。1956年张北方对该书作了修订、补充,于1957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新的版本。改署河南豫剧院编。
    《河南梆子概述》,戏曲史文集,马紫晨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年3月第一版。
    《河南梆子唱腔集》,马紫晨记录、整理,河南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编。1954年6月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出版,同年12月湖北人民出版社改出新一版。
    《河南曲剧音乐》,戏曲音乐集,王松、萧明、马紫晨整 理,河南省群众艺术馆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一版(因历史原因,当时署名肖雨、肖明)。
    《豫剧曲牌音乐》,由史大成、娄凤桐等口述,河南豫剧院艺术室音乐组记谱汇编。河南省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一版。全书分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两部分。
    《常香玉唱腔集》,河南豫剧院艺术室汇编,王基笑、赵再生、张北方、姜宏轩记谱整理 (1982年后又增加梁思晖),音乐出版社出版。共二集,收入《拷红》等10个剧目65段唱腔。1958~1982年多次印刷。
    《豫剧板胡演奏法》,刘盘亭、赵抱衡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黄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二版。
    《豫剧源流初探》戏曲史论,冯纪汉著,发表于《奔流》1963年第五、六期。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单行本。
    《豫剧脸谱》,由关朋绘、河南省戏曲工作室1980年编印,共有脸谱500余幅。
    《豫剧唱腔音乐概论》,王基笑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为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戏曲音乐研究丛书》之一。1984年获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
    《豫剧各种调门唱法介绍》,王豫生编著,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豫剧源流考论》,韩德英、赵再生编,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印。
    《豫剧传统剧目汇释》,艺生、文灿、李斌编著,黄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较为系统地记载了从上古到清代的 故事戏933个。
    (二)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由文化部会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发起编纂,1983年列为国家“六五”、“七五”计划期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艺术研究项目。河南卷编纂工作始于1981年,河南省文化局会同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建立了河南省音乐集成编纂工作领导小组,计划1990年编辑完成。计240万字,含23个剧种。剧种音乐分唱腔、器乐曲牌与打击乐三部分。唱腔精选不同板式、不同行当和不同流派的唱段,依照录音记谱,音谱同步。收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优秀剧目和著名表演艺术家图片多幅。要求文字部分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河南戏曲音乐的基本面貌。
    2、《中国戏曲志·河南卷》《中国戏曲志》由文化部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发起编纂,是一部按省级行政区划立卷、专门记述戏曲历史与现状的专业志书,1983年列为国家“六五”、“七五”计划期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艺术研究项目。1985年11月,河南省文化厅会同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了河南省戏曲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和编辑委员会,以河南省戏剧研究所研究人员为主组成了《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部。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文化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4 rwyj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中人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762号-1  热线电话:0396-3506711  QQ:2286946079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77号